Spot 再次拿到新 Offer!
這一次,搖身變成新加坡公園安保人員。
自從 2019 年 7 月宣布走向商用,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已連續四個月進入不同應用場景。
受盡群嘲近 27 年,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家族如今用一份份 Offer 自證著——我們才不是沒有用的廢鐵!
海上油田巡邏員
第一個拿上入職號碼牌的,是 Spot 機器狗。
Spot 是 2015 年 2 月發布的四足機器人,重量約為 75 公斤,可背負 45 公斤的有效負載進行自由行動或奔跑。Spot 采用激光雷達傳感器和立體視覺傳感器感知周邊路面信息,從而有效避開路面障礙,合理協調四肢動作。
2020 年 2 月,Spot 成功“入職”石油公司 AkerBP,并成為該公司第一個擁有員工編號的機器人。
Aker BP 運營高級副總裁 Kjetel Digre 表示,這些機器人永遠不會累,它們具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和數據收集能力。
確實如此。Spot 的任務包括但不限于船舶故障檢查,對碳氫化合物泄漏問題的響應,在緊急情況下協助人類員工撤離,以及為岸上的操作員提供海上裝置的遠程視角。
這樣看來,那些危險的活兒,都讓 Spot 干了。
據悉,AKerBP 正在朝著數字化的目標前進,Spot 便是 AKerBP“數字之旅”的重要一環,AkerBP 的首席執行官 Karl Johnny Hersvik 在聲明中說道:
數字化將為世界各地石油公司帶來差異化的發展,并且實現低成本和低排放。我們的愿景也是如此,并在這個基礎上保障員工的安全。
Karl Johnny Hersvik 還提到,他很確定 Spot 不會成為獲得員工編號的最后一個機器人。
倉庫搬運工
Handle 是第二個拿到 Offer 的波士頓動力機器人。
Handle 是波士頓動力研發的首款“足+輪”式機器人,擁有控制平衡能力,能在運動時避免摔倒。不僅如此,Handle 還配備了視覺系統,能夠幫助尋找貨箱和可以用來裝載貨箱的運貨盤。
雷鋒網注:圖源 Boston Dynamics
2020 年 3 月 3 日,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與 OTTO Motors(Clearpath Robotics 的子公司)達成合作,Handle 機器人與 OTTO 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將在倉庫場景下組隊,協同工作。
而 Handle 則負責“搬磚”,OTTO 的自主移動機器人負責運送;協同搭配,干活不累!
Handle 只需呆在搬貨點,等待 OTTO 移動機器人上前,然后用吸盤將貨物搬至 OTTO 機器人上。并且,在完成貨物搬運后,Handle 還會自覺后退兩步給 OTTO 讓路,完成一次完整工作的周期。
不難看出,Handle 與 OTTO 移動機器人的合作十分融洽;看來倉庫人員的失業風險又多了一分。
前線抗疫員
沒錯!又是 Spot!
2020 年 4 月 23 日,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Spot 機器人已在布萊根婦女醫院上崗,幫助治療冠狀病毒。
在新冠病毒治療應用中,Spot 被部署為移動遠程醫療平臺,幫助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遠程分類。新冠肺炎的疑似感染者會在醫院外帳篷排隊回答問題、測體溫,這些原本由醫護人員做的事,現在都交由 Spot 去完成。
Spot OS:看來機器人真不是人。
如此操作,一來能夠減少醫護人員接觸潛在傳染性患者的時間,二來可以節省有限的個人防護裝備供應。
雷鋒網注:圖源 Boston Dynamics
Spot 機器人會攜帶 iPad 和雙向收音機,實時傳輸醫生的信息,同時,醫生可還以在線上與患者交談。
波士頓動力公司表示,Spot 機器人每進行一次換班,至少就有一名醫護人員能夠減少與陽性患者的潛在互動。
目前,國外疫情情勢還十分嚴峻,每天仍有數萬新增病例(最新數據顯示,昨日新增 70099 例)。
波士頓動力公司透露正在積極研究遠程生命檢測,以便 Spot 機器人可以使用熱像儀技術執行溫度檢查和呼吸頻率計算等任務。
我們還將外部開發的邏輯應用于外部安裝的 RGB 攝像機,以捕捉血管收縮的變化,從而測量脈搏,同時也在評估測量氧飽和度的方法。
不僅如此,波士頓動力公司還打算研究 Spot 能否成為公共場所的消毒工具,將 UV-C 燈連接到機器人的背部,通過紫外線對醫院、地鐵站等公共空間進行表面消毒。
看來 Spot 不僅要干危險的活兒,累活也被安排上了。
公園安保
依然是 Spot 機器人,而這一次,Spot 走出了美國,搖身變為新加坡公園安保。
品品這魔鬼的步伐
據《The Straits Times》報道,新加坡政府招募 Spot 協助國家公園委員會(NParks)進行安全疏導。
從 5 月 8 日開始,Spot 會在 Bishan-Ang Mo Kio 公園進行巡邏,且會以語音形式進行英文播報,提醒人們保持社交距離:
讓我們保持新加坡的健康。為了您自己和您周圍人的安全,請至少保持一米遠的距離。謝謝!
據說是輕柔的女性聲音,不知為何想到了 Siri。
除了廣播提示信息,Spot 還安裝了攝像頭和分析工具,以此評估公園里的活動人數。同時,新加坡官方也明確表示,該攝像頭不會追蹤個人或是記錄個人數據。
不過,Spot 目前還未能夠獨立執行任務。在前兩周的試用期中,Spot 僅在公園的特定區域巡邏,且巡邏時間為非高峰時段,至少有一名 NParks 工作人員陪同。
機器人的進階
不得不說,Spot 機器人真是波士頓動力機器家族走向商用的高光;四份 Offer 中,Spot 獨占了三個。
作為波士頓動力宣布走向商用的首款機器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Spot 無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畢竟,波士頓動力前 27 年都是在一味地燒錢。
在多次商用之后,Spot 也迎來了升級更新,Spot 2.0 來襲!
雷鋒網注:圖源 Boston Dynamics
2020 年 5 月 6 日,波士頓動力官網發布了 Spot 2.0,主要有 5 方面更新:
自主導航 API:主要有兩個方面——GraphNav API 和 Missions API,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導航、位置跟蹤、地圖編輯、任務執行等工作。移動性能:主要表現在爬樓梯以及光滑平面行走的能力提升;在此之前,爬樓梯這項技能一直是足式機器人的硬傷。有效載荷:主要包括 Spot CAM、Spot CORE、Spot GXP 三方面升級。平臺:增加了對 mDNS 的支持,方便網絡查找;改善了機械手通信,提供更快速響應的連接;改善安全停止行為,當用戶切斷電源時,Spot 能以更為安全可控的方式停止工作。其他功能:新增 WorldObject 和 LocalGrid API,用戶可以獲知更多有關 Spot Sens 的信息。另外,更新的 Spot SDK 擴展了文檔和編程示例,能夠幫助用戶學習如何在 Spot 上進行開發。
雷鋒網注:圖源 IEEE Spectrum
Spot 越來越不是只會跑跑跳跳,干些粗活重活的機器人了,Spot 2.0 不僅在機器硬件層面進行了改進,在機器軟件層面,其升級更具亮點,同時也讓 Spot 更具實用性。
從 Spot 現有的應用來看——海上巡邏員、前線抗疫助手、公園安保,Spot 的商用途徑是多元化的。另外,從 Spot 的升級更新不難看出,通過對 Spot 開發,亦或是外接技術,Spot 正不斷致力于場景的拓寬,而這,正是機器人商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盡管波士頓動力公司前 27 年只致力于研發,在沒有商用壓力的情況下,其機器人的實用性值得商榷,對此,該公司首席機器人工程師 Zack Jackowski 也承認了這一事實:
我一開始在波士頓動力公司做了很多酷炫的動態方面的工作,但從機器人技術的角度來看,讓機器人以一種真正對人有價值的方式工作所涉及的問題同樣有趣,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更困難。
不過,這并不能說明此前的研發是無用功,而只能說明現在的研發更具實用性。
正如創始人 Marc Raiber 所說:
波士頓動力的歷史就是去做一些標新立異的事情,但這一次,我們要嘗試一個新的方向——做一些無聊的事情,可能會得到一些無聊的結果,但只要這些事情與結果都是人們所需的。Our history is to try and do anything but be boring, but we’re trying to do something new for us—to do boring stuff and have the result be boring, because that’s what people need.
波士頓動力,變了——在酷炫之余,變踏實了。